什么是甲状腺癌?
提到甲状腺癌,很多人会联想到“懒癌”“幸福癌”等标签——认为它生长缓慢、预后良好,甚至有人觉得“切了就好,无需担心”。但事实上,甲状腺癌并非“一视同仁”,某些类型的患者可能面临较高的复发风险。本文将揭开甲状腺癌的“另一面”,帮助您科学认识风险,积极应对。
一、甲状腺癌:并非都是懒癌
甲状腺癌虽被戏称为“懒癌”,但实际上它的病理类型复杂多样,并非所有类型都“懒惰”。
1、乳头状癌:这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70%。尽管其生长缓慢、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但仍有约30%的患者会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因此,即使是乳头状癌,也不能掉以轻心,需早发现、早治疗。
2、滤泡状癌:占甲状腺癌的15%左右,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其恶性程度较乳头状癌高,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对较少,但容易侵犯血管,且部分病例首发症状即为转移。这类癌症的预后相对较好,但仍需积极治疗。
展开剩余85%3、髓样癌:发病率较低,约占5%左右,恶性程度中等。它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癌,来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的C细胞,并常伴有颈部淋巴结的转移和血运转移。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治疗难度相对较大。
4、未分化癌:这是甲状腺癌中最为凶险的类型,占所有甲状腺癌的5%-10%。未分化癌发展迅速,高度恶性,常常在确诊时就已发生远处转移,预后极差。患者平均生存期仅半年左右,是名副其实的“致命杀手”。
5、失分化:失分化是指原本分化程度较高的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变为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更高的肿瘤。
在乳头状癌中,这一过程可能由多种因素触发,如基因突变、放射治疗的影响等。有研究表明,发生远处转移的失分化甲癌病灶10年生存率在10%以下,平均寿命在一年左右。
二、为什么不能轻视甲癌
虽然甲状腺癌整体死亡风险较低,但如果遇上了髓样癌和未分化型癌,一样够呛。
它们虽然比较少见,但是生长迅速,而且——
髓样癌
中度恶性;容易从淋巴及血液转移;会并发其它内分泌瘤(如肾上腺瘤、副甲状腺瘤等);还会遗传;预后效果一般。
未分化型癌
高度恶性;常发生淋巴、血液转移,浸润广泛;中位生存期(有且只有50%的患者可以活过这个时间)仅有7~10个月;手术切除困难,且存活率差,5年生存率低于10%。
而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的死亡风险,也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所以如果发现了甲状腺癌
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早治疗
不要因为是懒癌,就掉以轻心
也不要因为是癌,就谈癌色变
而是由医生进行评估及制订治疗方案
三、甲癌的治疗方法?
甲状腺癌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一般,甲状腺癌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激素治疗、放疗、化疗等等。
01手术治疗
手术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范围根据肿瘤的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而定,包括:甲状腺腺叶切除、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等。对于已经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还需要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
02放射性碘治疗
放射性碘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和滤泡癌)。通过口服放射性碘131,可以摧毁手术无法切除的甲状腺癌组织以及转移灶。放射性碘治疗通常在手术后进行,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03甲状腺激素治疗
甲状腺激素治疗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通过口服甲状腺激素制剂(如优甲乐),可以抑制垂体前叶TSH的分泌,从而减少残余甲状腺组织和癌组织的生长。
此外,甲状腺激素治疗还用来补充因手术切除甲状腺而导致的甲状腺功能低下。
04放疗和化疗
主要用于治疗未分化癌以及晚期或复发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
05微创消融治疗
这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治疗。
将现代超声技术和消融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微创精准治疗,能够在不切开皮肤和破坏甲状腺的情况下,透视清晰看到病变部位,同时监测整个消融过程,更精准、安全。
四、如何预防甲癌?
扁鹊 “治未病” 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任何疾病,预防都比治疗更为重要,甲状腺癌也不例外。
预防甲状腺癌主要有以下四大 “法则”:
01. 远离致病因素
要远离电离辐射,同时避免内分泌失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碘的摄入量保持平衡,过多或过少都不合适。专家建议,每天碘的摄入量应为 150 微克,大概相当于 6 克碘盐中的含碘量。
02. 定期检查
特别是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要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
03.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做到戒烟戒酒、合理安排饮食、坚持进行运动、注意劳逸结合等,其中保持良好的心情最为关键。
04. 学会甲状腺结节自查方法
首先要清楚甲状腺的位置,它位于颈部正前方,紧紧贴着气管的两侧,左右不会超过两侧的胸锁乳突肌,主要分为甲状腺左叶、右叶以及峡部。具体自查步骤如下:
● 准备一面镜子,放松地站在镜子前。
● 仰起脖子,沿着下颌向下触摸喉结(男性的喉结一般比较明显,女性仰头后用食指下滑碰到的第一个凸起部位就是喉结),喉结下方 2 - 3 厘米(差不多是食指和中指并拢后的宽度)的位置就是甲状腺峡部,仔细观察颈部两侧有没有包块。
● 将右手拇指分开,把气管推向另一侧,其余四指并拢去触摸甲状腺左叶,同时吞咽口水,感觉一下有没有结节随着吞咽动作上下移动。用同样的方法,换左手检查甲状腺右叶。
● 检查甲状腺峡部时,用常用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找到胸骨上切迹(也就是胸骨和锁骨关节连接的凹陷处),沿着气管中间向上滑动至喉结,感受有没有结节或者异常凸起。不过要注意,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发现 1 厘米以上的浅表结节。
大家可以按照这个顺口溜来操作:备镜子放松站,仰脖子找喉结,中食指齐上阵,拇指四指分开站,五指触摸甲状腺,吞咽口水早发现,峡部检查很关键。
甲癌并非都是“懒癌”,其恶性程度和预后因病理类型而异。我们呼吁大众提高对甲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切勿被误导性的标签所迷惑。
发布于:江西省启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