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女孩方寸心在视频号上为孤独症孩子曹瑾钰开了一场音乐会,镜头里的她笑容满面,弹奏的旋律让人心动。孩子在舞台上像颗闪亮的星星,可下了舞台,他们的生活却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难。宁波奉化区培智学校,就是这些“星星的孩子”温暖的家。
我和发小一起去了这所学校,想看看这些特殊孩子和陪伴他们的人是怎么生活的。还没进门,我俩心里有点沉,以为会看到满满的无奈和压力。毕竟,这里的孩子有自闭症、唐氏症、智力障碍,生活对他们来说,总是比别人多几分坎坷。
可一踏进校园,想象全被打破。学校不大,就在龙津实验学校北边,一幢楼,周围有停车位、校园农场,还有个标准篮球场。外观看上去,跟普通学校没啥两样。莫老师告诉我,这是特意设计的,就是想让孩子们觉得这里跟其他学校一样,没什么“特别”。
走进大厅,亮堂堂的,墙上挂满了学生的手工作品,柱子上贴着笑脸照片墙,气氛温暖得让人心里一软。莫老师带我们一层一层参观,每间教室都让人眼前一亮。烹饪教室干干净净,设备齐全,孩子们在这学做简单的饭菜,为将来生活做准备。莫老师说,孩子们能力有限,学的都是基础技能,比如煮面、炒菜,能照顾自己就很了不起。
学校的细节让人感动。电梯门上贴着怎么坐电梯的图示,简单又直观。楼梯上全是防滑胶,转角处有圆润的护角,扶手牢牢固定。每个角落都有监控,数据实时传到监管部门,安全感满满。莫老师说,这些设计都是为了让孩子们安心生活,少点意外。
感统训练室、唱游教室、多感官教室,设备专业得让我和发小都看呆了。蒙训室里摆满了五颜六色的教具,书柜低矮,角落铺着软垫,处处透着用心。还有个训室,安静又舒适,孩子情绪不好时,可以在这被老师轻轻安抚,像个安全的避风港。
学校只有90多个学生,却有1比3的师资配比,老师们像家人一样照顾孩子。双班主任、小班化教学,每个孩子都能被好好关注。莫老师说,这里的教育目标不是让孩子考高分,而是教他们生活技能,帮他们融入社会。听完这话,我心里酸酸的,又觉得暖暖的。
可社会对这些孩子的关注太少了。我和发小在奉化住了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市中心有这么一所学校。问了朋友圈,能说出学校全名的都没几个。这么好的地方,却藏在大家看不到的角落,真的挺让人感慨。
更让人心疼的,是有些家长因为怕“丢面子”,明知孩子需要特殊教育,也不愿送来。他们觉得普通学校才是“正常”的选择,可孩子在那却可能被孤立,学得吃力,压力大得喘不过气。莫老师说,学校有严格的评估流程,专家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建议是上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还是来特殊学校,或者其他方式。可有些家长就是不愿意面对现实。
其实,承认孩子需要特别的支持,不是放弃,而是更深的爱。强行把孩子塞进不适合的环境,才是对他们最大的伤害。培智学校不只是教知识,更给孩子一个安全、被理解的地方,让他们能慢慢学会照顾自己,甚至未来能工作。
我问莫老师,听说学校毕业后包分配工作?她笑着摇头,说没这回事,但学校会联系爱心企业,给孩子们找实习或工作的机会。奉化有些政策,鼓励企业雇佣残障人士,还有补贴和免税。莫老师希望更多企业能给这些孩子一个融入社会的机会,哪怕只是简单的工作。
奉化培智学校的存在,让人看到希望,也让人思考。我们能不能少点偏见,多点理解?能不能让每个孩子都被看见,活得有尊严?这些“星星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公平的机会。未来,希望更多人知道这所学校,更多企业伸出手,让这些孩子也能在社会里发光。
启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